1、身体训练以力量训练为主,同时注意培养速度、灵敏和柔韧性。合理安排负荷,防止过度疲劳。重视基本功训练,为专项训练打下基础。技术训练 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,重点提高技术的正确性、合理性和熟练程度。全面掌握各种运动技术,使技术向全面、熟练程度和正确性方向发展。
2、关于小学田径队训练内容安排如下:一般耐力训练 :中长跑的耐力训练,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,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。一般耐力练习:通常采用3000米、4000米、5000米等距离,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,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,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。
3、第一阶段:前两周,以恢复体力为主,采用一般训练强度,选拔队员。第二阶段:三至六周,提高训练强度,加强技术和专项素质训练,并结合比赛模式进行对抗。第三阶段:第七周,调整运动量,降低练习次数,进行战术和心理素质训练。第四阶段:运动会后,每周训练三次,注重全面身体素质训练,并吸收新队员。
4、早晨训练时间6:30---7:30 一般性准备活动:(慢跑3*200,稍微活动各关节。) 灵敏性练习。 (1) 各种快速反应练习; (2)站立式起跑30-40米; (3) (3)30米、60米计时跑,各二次。 结束部分15分钟 (1)放松跑200米; (2)垫上放松。
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,重点发展速度、灵敏、力量和柔韧性。身体训练以力量训练为主,同时注意培养速度、灵敏和柔韧性。合理安排负荷,防止过度疲劳。重视基本功训练,为专项训练打下基础。技术训练 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,重点提高技术的正确性、合理性和熟练程度。
针对小学生的女子田径队,训练方法和管理方式需贴合她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。应采用游戏化的训练手段,通过奖励激发她们的积极性,避免因训练单调而导致的团队不和谐。 为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,可以通过接力赛等形式来完成训练,这样既能提升她们的运动技能,又能增进队员间的默契与团结。
方法:慢跑,柔韧性练习,各种徒手操等.②基本部分:45’任务:学习和改进技术.进行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(变速、匀速跑校操场20圈),提高身体素质,(为主是速度与耐力练习)。休息5分钟后进行接力练习,短跑冲刺练习。
1、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础知识、技术和战术。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一般运动能力。培养共产主义思想、道德品质和勇于进取、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。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,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。结合技战术训练,注意培养战术意识和应变能力。发现和培养各级别的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。
2、针对小学生的女子田径队,训练方法和管理方式需贴合她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。应采用游戏化的训练手段,通过奖励激发她们的积极性,避免因训练单调而导致的团队不和谐。 为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,可以通过接力赛等形式来完成训练,这样既能提升她们的运动技能,又能增进队员间的默契与团结。
3、学生训练课的内容、形式、节奏等安排,要求形式多样,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,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。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。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,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,培养学生“爱祖国、爱学校、懂礼貌、讲文明、肯吃苦”的品质。
4、[摘要]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,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一些田径队训练方面的经验想与各位同行切磋。[关键词]小学 体育教师 田径队训练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初期,这一时期恰恰是一些基础和身体素质训练的敏感期,这一时期,对小学生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,对确定专项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1、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:时间为前四周,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,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。第二阶段:时间为两周,采用高强度的训练,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,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.加大训练负荷.在训练中注重技术,战术,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。
2、小步跑 30m*2组 接20m左右加速跑 高抬腿 30m*2组 接20m左右加速跑 跨跳 30m*2组 接20m左右加速跑 加速跑 30m*2组 准备活动完成;之后具体训练计划:周一:完成准备活动;速度训练,30m*4到8组,60m*4到8组,100m*2到6组,立定跳远或者立定二级蛙跳 8个一组 1-3组 都可以。
3、并集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的训练目标。训练计划我校的田径训练主要集中在每周星期五的早晨(6:40--7:30)。第一阶段:时间为前四周,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,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。
4、星期五调整训练: 调整训练:绕篮球场跑道慢跑。 活动身体各关节。 30米小步跑,高抬腿(40秒)跑,跨步跑30米各2组。 深蹲跳20个X2组,俯卧撑20个X2组(女生)男生20个X3组。 50米快速跑2组。 放松练习(趣味篮球)。
5、第二学期的训练计划应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:一至四周,一般强度训练,恢复体力,发展一般力量。第二阶段:五至十五周,专项强化训练,提升专项成绩。第三阶段:十六至二十周,通过比赛形式强化队员素质,准备参加小学生田径比赛。
6、第一周|田径理论知识学习; 训练纪律要求。| 第二周|基本队形、队列基本姿势、基础动作训练| 第三周|准备活动练习:一般性准备活动(头部、扩胸、腰部、膝关节、高抬腿、手脚腕);柔韧性练习(俯背、体转、前压、侧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