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世乒赛女子单打项目,日本选手小禾田敏子在1969年夺冠后,再没有获得世乒赛女子单打冠军。
1970年,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6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由日本的江藤景子取得。 1974年,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7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由日本的松本美弥子赢得。 1978年,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8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由中国选手曹燕华夺得。
乒乓球复制杯是指圣勃莱德杯或盖斯特冠军奖杯的副本。自1959年起,国际乒联规定,任何能在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连续三次获得男女单打冠军的选手,或非连续四次及以上夺冠的选手,都将获得一座圣勃莱德杯或盖斯特杯的复制奖杯作为永久保留。拥有这个复制的圣勃莱德杯,被视为一项崇高的荣誉。
辉煌阶段(1970年代至今):1971年,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上包揽全部七项冠军,创造了历史。此后,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,成为世界乒坛的霸主。
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。因由斯威司林先生捐赠奖杯故又称为「斯威司林杯」。 1934 在法国举办第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,增设女团,由法乒协会长哥比伦先生捐赠奖杯,故又称为哥比伦杯。 1935 海绵拍问世,球的旋转、力量、速度大为提升。
1、葛新爱作为昔日的一名女子乒乓球运动员,如今的话很少有人对她有所了解了。
2、遗憾的是,乒乓球在当时并未被奥运接纳,否则葛新爱的辉煌可能会更加耀眼。如今,葛新爱已经移居国外,过着平静的生活,她的传奇故事在乒乓球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。
3、面对韩国名将李艾莉萨,葛新爱干净利落地以2:0顺利获胜,帮助中国女团以3:2重夺考比伦杯。同时,在女单比赛中,葛新爱也获得了第三名。两年后的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,葛新爱不仅是中国队蝉联考比伦杯的主力选手之一,还获得了女单和女双的两项季军。
4、葛新爱是个戴着眼镜的文静女孩,但她手中的球拍却如同施了魔法一般,能够轻松地击败强劲对手。她的削球技术不仅让她在乒乓球界独树一帜,也为郑州赢得了荣誉。葛新爱的成长经历充满了挑战。她从小便展现出了对乒乓球的浓厚兴趣和非凡天赋,这在那个年代尤为不易。
5、年张燮林任中国女乒主教练,他先后培养出葛新爱、童玲、戴丽丽、曹艳华、何智丽、焦志敏、陈静、邓亚萍等世界冠军。张燮林出任女乒主教练后,中国女队参加世乒赛,一共获得了10次女团冠军,9次女单冠军,8次女双冠军和9次混双冠军。
6、张燮林特别相信自己的眼光,葛新爱跟邓亚萍都是张燮林的弟子,是由张燮林在观看比赛的时候,一眼看中,然后自己悉心培养出来的。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九五年,张燮林带领着中国乒乓球女队获得了十届团体赛冠军,另外在奥运会的项目上也收获了不少奖项。更是为中国乒乓球队培养出一大批的人才。
1、国乒历任总教练包括:傅其芳:新中国成立后国乒的首位总教练,1958年上任,培养出了容国团、庄则栋等世界冠军,为中国乒乓球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徐寅生:1970年接替傅其芳成为国乒总教练,带领球队夺得第32届世乒赛男团冠军,并培养出了郗恩庭等优秀选手。
2、国乒历任主教练如下:历任总教练:傅其芳、徐寅生、李富荣、许绍发、蔡振华、刘国梁。历任男队主教练:梁焯辉、傅其芳、徐寅生、李富荣、许绍发、郗恩庭、蔡振华、尹宵、 刘国梁、秦志戬、刘国正。历任女队主教练:容国团、王志良、林慧卿、张燮林、陆元盛、李晓东、施之皓、孔令辉、 李隼。
3、傅其芳:1958年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,明确提出要坚持走自己的路,发展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,在他的率领下,中国乒乓球队在多个世界大赛中取得佳绩。徐寅生:1970年成为继傅其芳之后的国家队第二任总教练,率队击败了多个强敌,夺得多个世界冠军。
4、傅其芳:1958年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,是新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奠基人之一,带领中国队在第26届世乒赛中首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。徐寅生:继傅其芳之后成为国家队第二任总教练,同时主管男队,在非常时期率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
在一次观看世乒赛的电影纪录片时,葛新爱被张燮林的削球技术深深吸引,从此改横拍为直拍,并苦练削球技术。1973年被招入国家集训队后,当时的教练张燮林根据葛新爱的技术特点,设计了一套以削为主、削中反攻,“滑板”进攻、夹带反拍磕球的新打法,初步形成了葛新爱独有的“直拍横打”新技术。
葛新爱非常老一代的国乒女运动员了,乒坛怪杰,带着眼镜的世界冠军,打遍天下无敌手,算是早时期的乒坛女皇吧,特点与现在的刘诗雯差不多擅长打削球打法,直拍横打的老祖宗。
年张燮林任中国女乒主教练,他先后培养出葛新爱、童玲、戴丽丽、曹艳华、何智丽、焦志敏、陈静、邓亚萍等世界冠军。张燮林出任女乒主教练后,中国女队参加世乒赛,一共获得了10次女团冠军,9次女单冠军,8次女双冠军和9次混双冠军。